先是吏部的几位官员,在朝堂上反对镇北王这次上奏要大力封赏工匠的事情,然后大殿上的大臣们差不多全都出言反对。
赵眘一看,这是捅了马蜂窝了啊,以前就提醒过自己这个女婿,要他尽量避开儒家不要闹出事情。
现在可好,自己这女婿直接戳人家的命门上了,你说你还像以前一样每次就上奏封赏几个十几个多好,那些人不可能为了封赏几个虚职就跟你对上。
这次一下就是几万人,这些儒家官员怎么可能同意!
眼看满朝大臣都反对萧琦的这次奏书,赵眘只好驳回了萧琦这次的上奏,下旨让他从新上奏要封赏的人数,说不要把大宋官职当儿戏。
萧琦得知自己的奏书被自己老丈人驳回了,先是一愣,后来听了传旨太监转告自己老丈人让他重新再上奏封赏人数,是因为几乎全体大臣都竭力反对。
萧琦这才明白过来这怎么回事,心中暗叹:这次太大意了,这些天事情太多,把自己忙活晕了,竟然直接捅到了儒家的命门上。
这些儒家官员一定觉得自己这次太过分了,这是估计在朝堂上给自己老丈人施加了不小的严厉吧。
虽然萧琦知道自己这次因为大意,使得那些儒家官员觉得自己触碰了他们的根基,才会这么大反应坚决反对自己这次的上奏。
但是萧琦觉得这次不能退让,儒家那些人他太知道了,这次看似因为他的疏忽触碰了儒家把控仕途的根基,引起了所有大臣的反弹。
而且这次退让了之后,这些所谓的儒家门生,以后会经常以这个借口出来阻拦自己大力提拔人才。
萧琦给老丈人赵眘写了一封信,坦白告诉自己老丈人,这次是自己的疏忽,但是儒家把持仕途太久,进入仕途的途经应该改动一下了。
以后选仕可以儒家优先,但是不能只选儒家,这样一家独大已经千多年,使得儒家门生变相的变成各朝各带雷打不动无形贵族。
这情形只能让儒家变得越来越膨胀,更目中无人。
长时间的一家独大,已经使得儒家如今已经变的腐朽,为排除异己不择手段。
罢龊百家独尊儒术,远不及儒家做老大,然后百家争鸣对社会进步的帮助更大。
信中萧琦让皇帝赵眘放心,为了不让自己皇帝老丈人头疼他决定自己想办法。
把信交给传旨的太监带回皇宫之后,萧琦马上以镇北王的名义对大宋铸造局的工匠进行了封赏。
并且自己封地官员的选拔多了一个选项,就是他自己创办的高级学堂学员,也可以直接被选为自己封地的官员。
那些儒家百官做梦都没有想到,镇北王萧琦的反击竟然这么犀利。
这次虽然他们一起挡住了萧琦任命工匠的事情,可是他们忘记了人家镇北王有自己堪比一国的庞大封地,封地中官员的任免,那就是人家镇北王一句话的事情。
而且大家好像阻挡了这次工匠官职的晋升,使得镇北王萧琦只能把这些工匠封赏到他的封地中。
可是这在他封地中选拔官员,多出一个从他创办的高级学堂中选拔是几个意思?
这简直就是要跟我们儒家彻底撕破脸的节奏啊!
可是这些家伙一点办法都没有,那是人家自己的封地,怎么任命官员人家自己说了算,说不定你这边在啰嗦,人家那边就能把儒家官员都赶走,全换成军中将领和他那所高级学堂中的学生!
虽然他的学堂刚创办没几年,那高级学堂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只有一些从军中抽掉去的所谓军中人才,在那里进行萧琦所谓的重点培养计划。
但是这完全不耽误镇北王萧琦做出这样的决定,现在没有学员不代表过几年没有,不管怎么样我这里已经变成了可以入仕的高级学府!
那些先前还觉得大家联手,终于阻挡了镇北王的嚣张气焰,前一刻还一起举杯庆祝的儒家官员,得知镇北王在自己属地下的这个命令全都惊呆了!
这是要跟儒家开战的节奏啊!
我们不是一定要反对你提拔官员,是因为你这次一次提拔的人太多了,你只要一次少几个人,多几次不就得了么?
干嘛非要把小冲突变成战争呢!
这些儒家官员再次开始了大串联,开始商议这次的事情怎么办。
这些儒家门生也都知道,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时候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一旦他们认怂,那么儒家就会一蹶不振,再也不复往日荣光。
一时间京城临安表面上看似波澜不惊,暗地里早已暗潮汹涌,那些儒家官员不光互相串联,还开始联络各地学子,大有搞一次学生运动的逼迫朝廷站队的意思。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赵构和赵眘知道了,这便宜父子二人都看过了萧琦写的那封信,虽然对萧琦信中所说很是赞同。
可是现在儒家在大宋那是如日中天,连他们老赵家立国之时老祖宗赵匡胤立下的祖训,都是他们老赵家跟儒家的士大夫共治天下。
不然怎么可能他们老赵家每位皇帝,都隔三差五的在朝堂上被那些大臣用唾沫星子洗脸呢。
这儒家也是,萧琦为了不和你们冲突,封赏工匠官员都是有官无职的吉祥物,办的学堂也不和你们争抢仕途。
你们何苦要跟他作对呢,真闹起来,你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家伙,脖子真比常胜营的刀硬么?
赵构跟赵眘二皇心中非常着急,这萧琦早对儒家长久以来,不择手段排除异己心中不满,你们也不看看人家师门的手段,会不敢对你们这些整天只会子曰之乎者也的书生下杀手么?
二皇生怕萧琦年轻气盛,一时兴起真的对儒家下杀手,到时候大宋的官员很可能十不存一。
这便宜父子一商量,觉得把张秀和永嘉找来,这二女怎么说一个是赵眘亲闺女一个是赵眘干闺女,让他们帮着劝劝萧琦,忍一忍不要太冲动。
但是二皇怎么都没想到,他们如果把萧琦找来,跟萧琦直说让他忍一忍不要闹的太厉害,可能真有效果,但是找来这二女可真错的离谱了。
张秀永嘉二女听说皇爷爷赵构想她们这俩孙女了,让她们带着萧勤进宫聊天。
二女高兴的带着孩子,拉着一大车礼物进了皇宫。
结果拉呱了不多大会儿,赵构就让她们二人去劝劝萧琦,不要让萧琦沉不住气跟那些大臣们闹得太厉害。
张秀永嘉二人不知道怎么回事,萧琦根本就没有在家说过这事,问过了,才从赵构那里得知事情的始末。
赵构说那些大臣也不是非要跟萧琦作对,而是儒家一直把持着仕途,萧琦之前提拔任命那些工匠官职,他们也都处于对镇北王的尊敬没有反对。
这次人数实在太多了,一下次要封赏几万工匠,主要是因为这些工匠中还有几百八品以上官职的,要一下子升一级或二级,一下子把那些儒家官员给惹怒了。
张秀这几个月,看着自己男人忙得脚不沾地,连陪自己和永嘉跟儿子萧勤的时间都很少,原本就心疼自己孩子他爹太劳累。
现在听说那些朝中大臣竟然跟自己男人作对,顿时心中大怒!
不过这些年过去,张秀也不再是之前的黄毛小丫头,虽然心中怒火中烧,但是表面上并没有太明显的流露出来。
同永嘉回到王府,二人等萧琦回家吃晚饭的时候,张秀就说了她们二人被招进皇宫,皇爷爷赵构让她们二人劝萧琦不要跟那些儒家百官闹得太厉害。
然后张秀问萧琦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么多年的夫妻,萧琦也经常跟张秀和永嘉讲一些历朝历代官场上的事情,以前讲这些是担心二女一不小心中了别人的圈套。
因为萧琦颇有讲故事的天分,把那些故事讲得跟评书一样,二女都非常爱听,各种问题也提过不少,萧琦也更深一步的剖析了那些历史事件的起因和结果。
经过后事非常多历史学家各种研究分析,那些事情有的没的说法众多,不过这些都成了萧琦告诫自己俩媳妇避免犯错的警示,讲给了她们。
对于张秀这次追问这次跟儒家百官的冲突,萧琦也没有太在意,依然当成故事给俩媳妇讲了。
萧琦讲的非常细致,从自己忙得头晕眼花,一时没有想得太周全,触碰了儒家的根基,使得儒家百官在朝堂上联手反对,使得自己的奏书被打回。
原本这件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萧琦担心以前那些百官因为顾忌他镇北王和常胜营的威名,不会轻易出手反对自己的大部分提议。
但是经过这次他们阻拦自己成功,那以后这些百官会经常以此反对自己的借口,更加变本加厉的阻拦自己以后封赏那些工匠,甚至和自己创办学堂的学子。
最后他为了不和这些人闹得太僵,同时也给对方一个警告,就把这些工匠全都封赏到了自己镇北王的封地,
并且更加上一条,自己封地以后选仕多出一个选项,就是自己创办学堂中最高级别的学堂,将会是自己封地另外一个入仕的选项。
以此来警告那些儒家百官,不要得寸进尺,不然自己会从自己封地开始收拾他们儒家。
经过这些年萧琦讲故事一样,给二女灌输各个朝代各种派系互相倾轧,你死我活的争斗的历史事件的熏陶。
张秀和永嘉二人早就变成了,对朝中各种派系争斗深恶痛绝的愤青。
她们非常鄙视那些挑起派系争斗的官员,因为这些派系争斗的结果,基本都是搞得朝中鸡犬不宁内耗严重。
更有甚者,不少朝代还出现了一些重臣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勾结外夷把国中秘密透漏给敌人,用以达成跟外敌的合作。
让那些外敌配合他在朝中的举动,起兵犯边劫掠自己国家的边民,到时他再给朝廷出主意说如何退兵,结果敌人果然退了。
以此彰显这些人是真正的国家栋梁,最后养肥了外患,壮大了外夷,使得这些外夷变成国家的大患,而这大臣也从当初的操纵者变成了被操控者。
最终成为里通外国的大奸大恶之人,使得原本强大的国家分崩离析。
如今这些大臣虽然并没有做出什么出卖国家秘密的事情,但是对于张秀来说,给自己男人添麻烦就是该死的混蛋!
第二天萧琦去大宋铸造局走了之后,张秀就把永嘉找来,非常霸气的要永嘉跟自己一起去揍人。
永嘉虽然也觉得那些大臣合伙欺负自己男人,让自己很是生气,但是取走那些大臣她还是觉得有些过份了,反倒劝张秀不要做那么出格的事情。
张秀见永嘉不但不同意跟自己去,反而还想阻拦自己,顿时火了。
警告永嘉:“看看咱们夫君整天为国操劳,整天不是领兵出征为我大宋平定外敌,就是天天忙着为大宋朝廷和百姓谋福利,整日忙得脚不沾地。”
瞪着永嘉张秀插着腰训道:“你若不跟我去教训那帮给夫君找麻烦的混蛋,明年你十五岁我就不许你跟夫君圆房!哼,你可要知道在这王府中我说了算,夫君也得听我的!”
永嘉吓坏了,没想到平日对自己当亲妹妹一样的张秀姐姐,这次竟然发这么大火。
赶紧跟张秀赔不是,说自己一定听姐姐的话,不就是揍人么,自己正好检验一下跟秀儿姐姐学习这几年的身手如何。
张秀看这丫头完全是迫于,自己不让她将来跟夫君的压力才答应的,也是非常无语。
柔声跟永嘉解释:
“咱们现在是萧家媳妇,男人现在被那些混蛋联手欺负了,咱们怎么能不做点什么。
你想想夫君回来这么久了,整天忙活的人都瘦了一圈,连你最喜欢听的故事都没给你讲几回。
就这那些混蛋还要找夫君的麻烦,不揍那帮混蛋还是夫君的妻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