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警花追我到元朝 > 第278、279章 拜见唐侯!(二合一章节)

第278、279章 拜见唐侯!(二合一章节)

    五月十五日,李洛和崔秀宁再次来到海东。尤其是崔秀宁,上次离开海东不到一个月,这次又跟着李洛来了。

    李洛快要出征了,她想每天都陪着他。

    李洛已经很久没来海东了。这次来到海东第一件事,连社主堂都没有回,就直接去乡村刷存在了,强化移民们对自己的印象。

    “将军大人呐!可算是见到大人了啊!”

    “将军,夫人,我等磕头了!”

    “将军大人来看我们了啊!”

    李洛所过之处,老移民们纷纷下跪,很多人都是热泪盈眶。新移民们看到李洛,则是纷纷下跪,口称“镇守官人”。

    无论老移民还是新移民,对李洛都是发自内心的敬仰感激。是李洛守护了这片世外桃源,让他们真正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好日子。

    在这不用做奴,不用受酷吏盘剥,不用受村社保长欺凌。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土地,老移民丰衣足食,红红火火。

    还没打下粮食的新移民,也被镇守官人赈济了粮食和布帛,竟然衣食无忧,不在颠沛流离,朝不保夕,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安生日子。

    这就是再生父母,救苦救难的菩萨啊。

    华夏百姓非常质朴的,谁让他们日子过得去,他们就为谁效忠,为谁打仗。

    就连最后一批新移民,刚到海东才几天的两万多移民,在了解海东后,见到李洛也跪在路边拜谢不已。

    李洛见状也很感概。民心是什么?民心就是粮食,就是田地啊。海东十几万的民心,是他自掏腰包花费大把金银购买的海量粮食换来的,是他用海东的良田换来的,是赠送的五千头耕牛和大量农具换来的,

    李洛夫妇在流民刷够了存在感,这才视察匠造处。

    如今,首席大匠师顾铠掌管的匠造处,成为海东当局规模最大的处,光是吃“皇粮”的有编制的诸色匠师,就超过了七百人,每季度的薪俸支出就高达五千两。

    除了七百多人的在编匠师,还有大量学徒,临时雇工,加起来有三千多人。

    “主公,复合玄甲已经造出四千六百多副…”顾凯向李洛汇报。

    郑和也汇报:“恩师,洛宁新船已经完工九成,月底就能下海了。”

    李洛很满意的放下一件复合新甲,说道:“走,去海边船坞,我要看看洛宁船!”

    县衙和匠造处一大群官吏陪着李洛来到海边的海东船坞,李洛远远就看见两艘大船伫立在那里,那身姿…

    帅呀。

    后世盖伦船和郑和宝船的结合体,真的是漂亮。两层甲板,半封闭女墙,既高大巍峨,威武霸气,又修长美观。

    就算不懂风帆战舰的人,也能看出这新船的不凡之处。

    李洛和崔秀宁登上一艘新船,立刻闻到一阵浓郁的油漆味,看到起码有上千人在船上干活。

    “船体不用一根钉子,全部用卯榫,很是坚固。如今正在上第三遍桐油。到下旬,再立桅挂帆,安置战具。”郑和介绍说。

    李洛在船上到处观摩,比他预想的要好。这船是五百吨级别的,在这时代已经是一等大船了。可以装载一千水兵,以及三个月的清水、食物、装备物资,完全就是远航性能强大的新式风帆战舰。

    比起元军的中等战船,强出太多了。从蒲氏缴获的五十艘战船就在不远,可是和还未完工的洛宁战船一比,就像豺狼和狮虎。

    李洛问道:“此船战具兵员,如何配置?”

    郑和恭敬的回答:“按照恩师的意思,配置石炮四架,拍杆两座,床弩十二台,炸罐抛射架两座,突火枪三十杆。”

    “兵员方面,弩机兵三百人,火器兵一百人,弓箭手三百人,接舷刀枪手三百人,操船水手五十。全部人员一千零五十。”

    李洛点点头,这个配置很合理了。可以在远程、近程、肉搏这三方面有效打击敌军。如今海东还没有开发火炮,暂时只能这样了。

    等到开发出火炮,才能转化为火器战舰。

    郑和又道:“如今新船下水,不知道帆速。但以学生估摸,每时辰应该最少比其他大船快五六里以上。这两艘新船,还请老师命名。”

    “郑和,你们做的很好。这两艘新船嘛……一艘叫长安号,一艘叫晋阳号吧。”李洛很快就想到合适的名字。

    “诺!”郑和领命,“长安号,晋阳号,美哉,壮哉!”

    其他人听了也有点激动。主公姓李,据说是李唐后裔。而长安是大唐国都,晋阳是李唐龙兴之地,这其中含义…还用问么?

    李洛指着两条新船,语带豪气的说道:“就算将来这两艘战舰沉没,也有新的长安号、晋阳号。将来还要有洛阳号、扬州号、成都号!”

    “主公既有凌云之志,我等安敢不尽心竭力,辅佐主公大业,再开汉家社稷!”

    林必举等人不约而同的表明态度。他们既然能被利落和崔秀宁提拔重用,当然都是聪明人,如何还不知道李洛志在天下?

    光看命名两艘船,就能看出主公绝对没有故步自封、偏安海外的打算。如今海东越来越兴旺,蒸蒸日上之势无可阻挡,群策群力之下,将来未必不能问鼎中原。

    李洛点头道:“诸位如此心迹,本官甚是欣慰!有朝一日,倘若本官得老君护佑,真能光复汉家大业,必不负诸位之心。”

    “谢过主公!”林必举等人心情也激荡不已,真有那天,他们可就是从龙开国功臣,那可是泼天的富贵啊。试问谁不动心?

    林必举赶紧说道:“主公,如今海东有十几万人口,以后也会越来越多,光靠县衙治理,未免不妥。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属下恳请主公立国建号,以安民心军心!”

    林必举,聪明人呐。李洛和崔秀宁不由相视一笑。他当然要立国建号,可问题是,他不能自己提出来啊,脸还要不要了?

    历朝历代,哪个聪明的野心家,是自己主动急吼吼的立国建号的?都是在臣下“劝进”之下才“勉为其难”接受,甚至有的人还要推辞几次做做样子。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曹操也是“推辞”了才接受。朱元璋称吴王,也是推辞过。

    李洛没有那么虚伪,他不会推辞。但要他主动提出来,他也是会羞涩的哦。

    他为何要故意表露自己的野心?就是要引导有人主动提出来。

    “恳请主公立国建号,以安军心民心!”

    无论是县衙官吏,还是保安团将领,此时全部下拜,请求李洛立国建号。

    “这…”里洛露出为难之色,大概犹豫了三秒钟,说道:“好吧。诸位之心,吾已具之。为了海东十几万百姓,就立国建号吧!”

    众人大喜。崔牧抢先说道:“还请主公裁定国号!”

    李洛站在甲板上,望着西北方向,悠悠说道:“古有圣人唐尧,开三代明君之河;周有封国曰唐,立强晋霸业之基;更有陇西李氏,创煌煌大唐盛世。唐之号,何斯之美也。此其一。”

    “其二。吾本大唐之裔,懿宗之后。陇西李氏,便是吾家祖庭。虽然大唐已亡三百余年,陇西李氏也早就衰微零落,可祖宗事业,吾却念念不忘。”

    “是以,这国号么,就是唐国。不过,这唐国乃是仿效周朝诸国,吾不敢称王,遑论称帝。就称号唐侯,唐国也就是侯爵之国。”李洛一锤定音,丝毫不容置疑。

    林必举道:“主公英明,如今称侯,最是恰当不过。臣林必举,拜见唐侯!”

    一大群跟着下跪:“拜见唐侯!”

    李洛笑道:“诸卿免礼,免礼罢!林卿,这立国之典礼,虽然务必要办,但要一切从简,此事就交你主持了。吾在海东,只能滞留数日。”

    林必举有些激动的领命道:“诺!臣一定在三日之内,操办立国之典!”

    要说起来,这立国典礼,极其繁琐,没有一个月,根本办不好。可如果一切从简,那就容易了。

    李洛要立国建号的事情,很快就传遍海东移民区,十几万百姓,无不额手称庆,如同遇见喜事。

    立国的事和他们有关系么?

    有。不但有,而且体戚相关。

    立了国,意味着在“王法”上,他们已经不是蒙元的百姓了,而是唐国的百姓,身份上有了归属,不再是逃人。

    更重要的是,说明唐侯会好好经营海东,不会撒手不管。海东会更加安稳,很难出现动乱了。

    有了唐侯在,他们就有主心骨了。

    …………

    五月十八,黄道吉日。李洛正式宣布立国为唐,进位唐侯。

    一大早,李洛率领大群穿戴崭新官服的文武官吏,在海边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祭祀天地神灵。

    李洛身穿绣着云纹的紫色袍服,他没有戴象征诸侯的十旈冠冕,而只是简单的戴了顶纱帽。就连祭坛上的鼎,都是临时赶制的七只木鼎。

    林必举早就拟好了一篇祷告天地的祷文,一篇祭告祖宗的祭文,李洛站在高台上各自念了一篇,就算是唐国创立,他就是唐侯了。

    然后,文武臣僚一起下拜,再拜,算是定了这君臣名分。整个仪式简单到极点。

    接下来,李洛就回到改名为唐侯府的社主堂,颁发第一道唐侯令:开朝。

    所谓开朝,就是设立唐国朝廷制度,任命朝廷官员。

    朝廷,并不是大国才有。春秋时哪怕一个大夫,都有自己的朝廷。在两汉魏晋,就连一个小小的县衙,也可称为朝廷。

    开朝令定以前的议事殿为朝堂,设立国卿廨。国卿廨设上卿两人,卿士三人,合称五卿。上卿为正五品,卿士为从五品。

    国卿廨下暂设户曹、吏曹、礼曹、工曹、兵曹、法曹,共六曹。六曹定为六品官衙,司曹大夫和监理大夫都是正六品。

    其中户曹就统管了农林牧渔和赋税财政。六曹的权限,除了法曹之外,均比历代有所扩大。

    再另外设立司警署、大法堂、大检堂、监察署,合称堂署,与六曹同级。堂署是司法衙门,其中监察署只负责对官吏司法。而这两堂两署是独立的,六曹和国卿廨均不得干涉。

    又设立度支司,负责财政预算和审计。设立商务司,负责管理官营产业以及民间商业。设立专门铸造银币、借贷通融的银行司。以上合称三司,同样与六曹同级。

    最后还设立司教院、司医院、司民院,合称三院。这三院低于六曹,为正七品衙门。

    司医院除了管理医院和医师,还管理中药。司教院是管理学堂书院和教师,司民院是负责管理百姓户口、婚姻登记、财产转移过继、已经赈济等事物。

    以上是文职机构。

    武职机构,将海东军队改名为唐军。保安团编制还是团,但效仿隋唐授予团号。保安一到四团,分别授予近卫团、虎士团、尚武团、铁血团。

    两个骑兵团,改为近卫骑和飞鹰骑,主官改称千骑长,下面还有百骑长,骑长。

    郑和的海东水师,改称为唐军水师。四千人的水兵,分为远洋舰队和海巡舰队两支。其中远洋舰队装备最新的长安号和晋阳号,以郑和为舰队司令。

    近卫团和近卫骑,顾名思义就是李洛的“侍卫亲军”了,肯定要带去征日的。除此之外,飞鹰骑、虎士团、远洋舰队这几支部队,全部都要随征,作为李洛的“暗路军”。

    留守海东的,就是尚武团和铁血团,以及海巡舰队,以及一万农兵。

    至于崔秀宁的情报特务机关特察局,并没有出现在“开朝令”中。特察局算是一个相对神秘的衙门,不属朝廷管辖,而是直接对李洛夫妇负责。

    团一级的主官,都与文官六曹同级。

    设置完机构后,又紧接着任命朝臣和将领。

    任命林必举为国卿廨上卿,兼洛宁县令;任命龚侃为上卿,兼洛宁县监;任命崔牧为卿士,兼县丞;任命郑和为卿士,兼远洋舰队司令;任命虎古为卿士,兼近卫骑千骑长。

    国卿廨的五个成员,来自五个不同的山头。林必举代表第一批移民;龚侃代表李洛的学生,崔牧代表“外戚”;郑和既代表海军,又代表李洛学生;虎古是女真人,代表颜铎等人,同时也代表陆军。

    其中文职三人,武职两人。

    国卿廨就是李洛的“内阁”,李洛打破传统让武官“入阁”,就是要防范文官压制武将的隐患,将汉唐时期的“出将入相”再次树立起来。

    封建时代,文武界限一定不能分的太清楚,不然文官强势是迟早的事,因为他们掌握着行政,舆论,钱粮。时间一长,国家的尚武进取精神就会被磨灭。

    出将入相的好处在于,武将也可以当文官,就能保持文官系统也有尚武精神存在,而不是成为铁板一块的文官集团。武将也不会被歧视。

    第二道令,就是立崔秀宁为唐国夫人。并规定唐侯出征期间,由唐国夫人统摄国政,掌唐侯印玺。

    再尊义父颜铎为唐国太公。

    第三道令,李洛自任唐国征倭将军,任江钧和杨青雀为左右军师,率领虎古、郑和、杨序、张敛等六千人出征。

    出征日期定为五月二十八,海航期间,一切军务暂时委托远洋舰队司令郑和处置,由郑和负责将征倭唐军带到琉球之北,萨摩藩之南的海域,找一个叫屋久岛的岛屿驻扎,等候李洛的联络。

    屋久岛属于大隅群岛,距离萨摩藩鹿儿岛有一百三十里,如今应该只有很少的倭国渔民。那个地方离九州很近,而且又不会被日军和元军发现,非常适合藏匿“暗路军”。

    海岛的地图,崔秀宁已经画出来了,整个东南亚海域的岛屿地图,十之七八她都还记得,

    面积三十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她多半没忘记。

    有了她的图,征倭唐军舰队就能很轻松的找到屋久岛潜伏下来。屋久岛的特点是岛屿很高,能够削弱台风。舰队停靠在屋久岛,就算台风来了,也不可能出事。

    台风爆发前夕,李洛会率明路军来到屋久岛与暗路军汇合,躲避台风。

    最后一道唐侯令,是“惠民政策”,着户曹向海东百姓每户发放海鱼十斤,海盐两斤,以示唐侯爱民之心。

    “君候仁慈爱民,我唐国百姓有福了!”被任命为上卿的林必举出列说道。

    “君候仁慈!”其他臣子也纷纷说道。

    李洛坐在上位,看着殿中的“文武大臣”,要说心里不得意,怎么可能?

    崔秀宁一身盛装的坐在李洛旁边,脸上也不由自主的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光辉。

    这位新鲜出炉的唐国夫人,要说心里不高兴,也绝对是撒谎。
新书推荐: 大汉:从丝绸之路开始 这个up主是仙女 某霍格沃茨的防御课助教 穿越者大联盟 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 东京:我在山手线捡到问题少女 华娱从初恋这件小事开始 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我只是能灭世,又不是大魔头 从忍界开始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