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三全其美

    朱元璋向来雷厉风行,隔天就在朝堂提起了治黄之事。</p>

    一开始他什么都没说,只是将工部的治黄疏拿出来,让群臣来讨论。</p>

    群臣的意见倒是挺统一的,治,必须要治。</p>

    具体怎么治,群臣齐刷刷的,将目光看向工部一众官吏。</p>

    该你们出场了。</p>

    治黄是专业性极强的事情,群臣向来不会胡乱发表意见。</p>

    少数心里没点数想指手画脚的,也已经消失了。</p>

    工部尚书王时就尴尬了,皇帝将治黄疏拿到朝堂来讨论,那显然是对他们的策略不满。</p>

    关键是,皇帝不是驳回,而是直接拿到朝堂讨论。</p>

    一般皇帝要是不满意,都是打回去,让他们再想更好的办法。</p>

    这种拿到朝堂上讨论,已经是对他们工作的极其不满了。</p>

    看来自己这个工部尚书做不了几天。</p>

    就是不知道是迁走,还是直接罢免。</p>

    入狱的话,他倒是认为不太可能。</p>

    一来自己任上没出事儿,二来不贪不结党。</p>

    皇帝不会无缘无故拿他开刀。</p>

    可一想到自己干了半辈子,在巅峰时跌落谷底,还是很难受。</p>

    他过于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竟然忘了出列应对。</p>

    这让朱元璋更是不满,恨不得立即将他给罢免了。</p>

    不过想起马皇后的劝诫,又忍了下来。</p>

    不过还好,并不是所有人都糊涂。</p>

    水部郎中连思善站出来做了对答,这是用了好几次的老办法,效果很好。</p>

    既然办法好,那就继续用呗。</p>

    群臣一听也纷纷点头。</p>

    好用,还是老办法,那还有啥可说的,用啊。</p>

    这正中朱元璋下怀,立即就是一通质问。</p>

    “黄河携带泥沙是否会堵塞河道?若淮水支脉河道被堵塞,造成的后果你们想过吗?”</p>

    “洪泽湖越淤越高,马上就要成为地上悬湖了,后果有多严重你们知道吗?”</p>

    还是那句话,能站在朝堂上的没有傻子。</p>

    之前只是没有人,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p>

    朱元璋一提醒,他们自然能想到后果有多严重。</p>

    尤其是江淮地区出来的官吏,再也坐不住了,连忙跳出来反对此法。</p>

    并要求工部尽快拿出解决之法。</p>

    这一下工部上下彻底慌了。</p>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皇帝说的是真的,但也更清楚想改变有多难。</p>

    我们也想解决,可我们没那个能力啊。</p>

    王时更是如丧考妣,本来还有些不甘心,现在也别等了,赶紧跑路吧。</p>

    朱元璋依然没有放过他们,又说道:“治黄先治沙,黄河的泥沙是哪来的?”</p>

    终于碰到能解答的问题了,连思善连忙站出来回道:</p>

    “泥沙多来自于河套、晋陕和草原……”</p>

    朱元璋说道:“既然知道了,伱们可有想到如何解决?”</p>

    连思善哑口无言,只能支支吾吾的道:</p>

    “臣担任水部郎中才两个多月,还在熟悉工作,暂无办法。”</p>

    本以为会被训斥,哪知朱元璋却点点头说道:</p>

    “难为你了,刚上任就要面临如此大的难题。”</p>

    “你能知道黄河泥沙的来源,已经比某些人强了。”</p>

    连思善心中松了口气,感激的叩谢皇恩。</p>

    而一旁的王时,已经恨不得挖个地缝钻进去了。</p>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继续说道:“一个是泥沙问题,一个是淮水堵塞问题,尽快给咱拿出办法来。”</p>

    “还有你们,不要万事都指望工部,所有人都给咱想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p>

    “每个人都要写一道奏疏,咱就不信了,满朝文武都想不到办法?”</p>

    群臣都麻了,这是治黄啊?我们哪有什么办法?</p>

    可皇帝已经开口,他们也不敢反对,只能在心里咒骂工部无能,害人不浅。</p>

    朝堂上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大家议论纷纷。</p>

    没想到治黄竟然这么麻烦。</p>

    很快受害者们就开始现身说法。</p>

    之前朝廷治黄的时候,已经使用过,用淮水支脉分流的做法。</p>

    导致许多河道堵塞。</p>

    当地人可没少痛骂此事,只是当时没人理会他们罢了。</p>

    现在皇帝终于重视这个问题了,他们纷纷站出来陈述自己家是多惨。</p>

    “河道被黄河泥沙淤积堵塞,旱的时候外面的水进不来。”</p>

    “下雨的时候多余的水排不出去,小雨涝,大雨淹。”</p>

    “以前俺们那都是良田,产出的粮食多的吃不完。”</p>

    “现在要靠救济才能活命,惨呐……”</p>

    “都是那群治水的狗官害的,幸好皇上圣明,发现了这个问题,否则不知道还要有多少人受害。”</p>

    有了真实的案例,大家的感触更深了。</p>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有人却从这番诉苦的话里,看出了别的东西。</p>

    “哎,你们江淮的救济粮,都是从我们南方人的碗里取走的啊。”</p>

    “你们受灾,我们南方人也跟着受罪。”</p>

    本来嘛,受罪的又不是我。</p>

    南方人是带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看待此事的。</p>

    乍听此言,心里一阵痛楚。</p>

    那可是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自己都舍不得吃,被拉走救济北方人。</p>

    不行,必须要请命。</p>

    让朝廷将淮水治理好,这样我们南方就能少出一点粮。</p>

    然后,压力就来到了朝廷这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p>

    百官都倍感压力巨大。</p>

    本来南北方的百姓,诉求是一致的,就是解决黄河问题。</p>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舆论又开始转变方向。</p>

    南方人开始抱怨,为了北方我们付出太多,那种穷地方要来干啥。</p>

    北方人也不满了,你们的祖上也是从北方迁过来的,现在数典忘祖啊。</p>

    南方人回怼:事实证明,我们的祖先来南方是对的,北方就是多余的。</p>

    北方人再次反驳:当年北方富裕的时候,可没少出钱出人开拓南方,你们忘恩负义啊。</p>

    况且,北方破败,是因为数百年战乱导致的。</p>

    一旦天下太平,用不了多少年,就能恢复昔日荣光。</p>

    南方人嗤笑:大明立国十六年,北方已经被打下来十年了,你们怎么还没恢复?</p>

    要不要再给你们一百年时间?不行就是不行。</p>

    时代变了,现在是南方人的天下,懂不懂。</p>

    北方人被怼的哑口无言,因为这是事实。</p>

    不甘心的他们,开始寻找反击的办法。</p>

    这种争论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国子监。</p>

    学生嘛,精力充沛,又比较闲,读了几本书就喜欢指点江山。</p>

    为打嘴仗贡献了最多的口水。</p>

    而这群学生,家庭背景都比较深,他们的观点能影响到许多人。</p>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进来。</p>

    就在北方人被怼的张不开嘴的时候,不知道从哪出现了一个观点:</p>

    “北方经济迟迟无法恢复,那是因为少了黄河。”</p>try{ggauto();} catch(ex){}

    南方人自然是嗤之以鼻,认为是北方人找的借口。</p>

    而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理由的北方人,自然要牢牢抓住,开始翻阅各种书籍,寻找证据。</p>

    结果还真给他们找到了不少。</p>

    “黄河灌溉了几千万亩土地,产出的粮食能养活千万人口。”</p>

    “光靠北方就能养活整个天下……”</p>

    “现在黄河夺淮入海,北方失去了黄河水灌溉,自然无法恢复往昔盛况。”</p>

    “还有航运,黄河是重要的航运线路,少了它北方就相当于是瘸了一条腿……”</p>

    他们甚至翻出了秦汉乃至隋唐时期,黄河两岸有多少亩地,养活了多少人。</p>

    黄河的航运,为北方提供了多大的便利。</p>

    然后又拿出少了黄河之后,北方的情况。</p>

    如此详细的证据,南方人将信将疑,也开始翻书确定真假。</p>

    然后也不得不承认,北方人说的确实有道理。</p>

    于是双方的话题再次变了,不再打嘴仗,而是认真的讨论,如果黄河回归故道会带来什么好处。</p>

    好处太明显了。</p>

    北方那些土地将再次变成良田,减少了对南方粮食的依赖。</p>

    南方人不用缴纳那么多赋税,日子也会好过许多。</p>

    至此南北方达成了一致意见,别吵了,让黄河回去吧。</p>

    对大家都好。</p>

    这时江淮地区的人也站了出来,别忘了我们啊。</p>

    黄河走了,淮水就有救了。</p>

    淮水恢复正常,江淮地区的百姓日子也会好过许多。</p>

    于是,民间开始广泛讨论,黄河回归故道的事情。</p>

    此事很快就传到了百官耳朵里。</p>

    一开始他们也觉得很荒谬,让黄河回归故道?</p>

    你们以为黄河是听话的狗,让往哪走,就往哪走啊?</p>

    知不知道让它改一次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p>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摆在眼前,他们也变得迟疑起来。</p>

    如果真的能让黄河回去,还真是三全其美的事情。</p>

    可……他们无不摇头叹息。</p>

    还是那句话,黄河岂会听话的回去?</p>

    风险太大了,没人能承担得起这个后果。</p>

    陈景恪也一直在关注朱元璋的动作。</p>

    老朱先是命翰林院的人,去查关于先秦的记载。</p>

    史书、诗词歌赋、随笔、地方志、族谱……</p>

    只要和先秦有关的,都要查。</p>

    主要查的是关于大象和犀牛的踪迹,以及气候变化情况。</p>

    很显然,这是为了搜集更多,关于温寒变的信息。</p>

    关于黄河的事情,陈景恪一开始还有些疑惑,老朱为何将此事拿到朝堂上来说。</p>

    难道他已经决定,要让黄河改道了?</p>

    这才两天时间啊。</p>

    还是说,他是想看看还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p>

    陈景恪比较倾向于后者。</p>

    但随着外界舆论的变化,他又疑惑了。</p>

    这舆论肯定是有人在引导,能在应天府做这事儿的,就只有老朱一个人。</p>

    可老朱这么做是为什么?</p>

    莫不是想为黄河改道造势?</p>

    他有些不敢相信,恰好朱雄英也来问他:</p>

    “皇爷爷这是想做什么?”</p>

    陈景恪马上就有了主意:</p>

    “我也疑惑,你可以直接去问陛下,他肯定不会瞒你的。”</p>

    朱雄英立即去见了老朱,没多久就一脸兴奋的回来了。</p>

    并带回一个消息,改道。</p>

    陈景恪震惊了。</p>

    老朱这也太果决了吧,黄河改道这么大的事情,竟然说干就干?</p>

    然后就是深深的佩服,这才是老朱啊。</p>

    接下来他也开始想办法,为治黄做一份贡献。</p>

    让黄河改道,他也无能为力。</p>

    这事儿必须要经过,专业人才实地考察,然后规划出路线才行。</p>

    穿越者的见识和经验,起不到太大的作用。</p>

    瞎出主意是要死很多人的。</p>

    所以他主要思考的,是如何在黄土高原、河套平原上种草种树。</p>

    前世我国专门组建了多个部门,有的顶着风沙植树造林。</p>

    有的数十年如一日的,用飞机撒播草种。</p>

    还有很多公益组织,商业机构,慈善个体等群体的加入。</p>

    等经济好转,就开始封山育林。</p>

    再加上小冰河期过去,气候转暖降雨增多……</p>

    综合作用下,黄土高原、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以及其他地方的荒漠,纷纷被攻克。</p>

    从卫星遥感地图可以清晰看到,中国一步步变绿了。</p>

    这是中国人对环境做出的巨大贡献,惠及全世界。</p>

    有那么一小撮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非要唱反调。</p>

    什么全是气候原因,和人的关系不大。</p>

    就笑嘻了,和人关系不大,为什么不见别的国家变绿啊?</p>

    中国人拥有丰富的植树造林的经验,陈景恪也参与过几次植树造林活动。</p>

    还在某宝上种了几十颗梭梭树。</p>

    所以他对这事儿还是有一丢丢经验的。</p>

    先是将前世常用的植物写下来,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将不适合当前的剔除。</p>

    然后就是封山育林,在这个年代其实也很好搞。</p>

    大明满打满算才六千多万人,大多都生活在中原地区和南方。</p>

    黄土高原和河套地区,可谓是人烟稀少。</p>

    大明有的是土地安置这些人。</p>

    将这些人迁出,安置在肥沃地区,还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p>

    何乐而不为呢。</p>

    当然,河套地区是边塞要地,也不能全迁。</p>

    可以选出一部分地区作为聚居区,既能为边军提供资源,又便于朝廷管理。</p>

    除此之外,他还想出了许多不错的主意。</p>

    比如当地的军户,闲着没事儿可以去种种树吗。</p>

    还有些主意则被他否了,实在是时代受限,没办法。</p>

    正在湖广巡查的朱标,得知应天府发生的事情,很是惊讶。</p>

    连忙写信给老朱,您老人家这是想干啥啊?</p>

    莫不是我不在家,您精力不济管不过来了?</p>

    要不我回去?</p>

    朱元璋接到信气的吹胡子瞪眼,你小子学会说风凉话了是吧?</p>

    更可气的是,你小子光动嘴,不动手啊。</p>

    然后就写了一封信,将朱标痛骂了一顿。</p>

    不过也将温寒变、黄河改道的前因后果,详细的讲了一遍。</p>

    这封信足足有三四万字。</p>

    以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朱标的手上。</p>

    朱标看完信之后沉默了许久,然后就做出一个决定,去河南。</p>

    本来按照计划,下一步他应该去陕西,然后去山西太原见一见自己的三弟。</p>

    最后再去河南山东。</p>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不能再按照原定路线了。</p>

    直接去河南和山东,实地考察黄河改道的可行性。</p></div>

新书推荐: 大汉:从丝绸之路开始 这个up主是仙女 某霍格沃茨的防御课助教 穿越者大联盟 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 东京:我在山手线捡到问题少女 华娱从初恋这件小事开始 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我只是能灭世,又不是大魔头 从忍界开始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