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本君所求,乃是河清海晏!你说的全都是我的词啊!
芈粒是在威胁嬴政吗?</p>
是,却也不是。</p>
因为芈粒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p>
朝廷直接派驻监察官吏入驻地方绝对是逆当今天下主流之举。</p>
为天下万千官吏计、为子孙后代计,即便辞官会大幅损害地方官吏的切身利益,却也必然会有大量官吏挂印而去!</p>
一如原本历史上秦王政二十六年之际的大秦官场那般!</p>
但当今大秦,却并不是原本历史上的那个大秦!</p>
嬴成蟜嗤声一笑:“十之七八?”</p>
“我大秦地方官吏竟十有七八在做蝇营狗苟在之事,惧怕被朝廷发现乎!”</p>
“依本君看来,能有十之二三的地方官吏会挂印离朝,已是奇闻。”</p>
芈粒诚恳的说:“监察之策不只是会令贪官污吏惊惧,更是对所有地方官员的折辱和不信任!”</p>
“天下并非只有大秦一国。”</p>
“若秦王视地方官吏如仇寇般提防,则地方官吏自会投奔燕、赵、齐以求尊重!”</p>
“即便是难投他国,则地方官吏依旧会选择重回田园,而不会仕于秦!”</p>
芈粒依旧不是在威胁嬴成蟜。</p>
天下人本就认为大秦是虎狼之国,不愿入秦,大半入秦的外客都怀揣着个人诉求。</p>
如果秦国严厉监察、严苛治官,那么很多官吏入秦的理由就没了,他们何必继续留在大秦做官吏?</p>
嬴成蟜冷声道:“若果真如此,则本君自会如大王方才所言那般,自请领军于我大秦疆域之上横行一圈,斩下所有违律官吏的项上人头!”</p>
“凡挂印而走之官吏,本君也会率长安君府属官亲自查其账目、询其所为。”</p>
“若有违律之举,则本君自会率军灭之!”</p>
芈粒震惊了。</p>
且不说让嬴成蟜领兵巡查大秦全境这件事有多荒唐。</p>
就说人家都挂印辞官了,你还要查阅人家的账目把人家抓回来问罪?</p>
你真的是半点体面都不要了吗!</p>
芈粒嘶声而呼:“即便些许地方官吏有些小错,却也尽皆完成了朝廷所下命令。”</p>
“长安君何必锱铢必较!”</p>
“又何必为了那些许乱事而令得大秦动荡!”</p>
这也是很多朝臣内心的真实想法。</p>
大秦只看功过,不看私德。</p>
不论那些地方官吏私底下做了什么,但他们终究如数完成了朝廷的命令,把朝廷需要的钱粮人力都运到了大秦需要的地方,也没有生出大乱。</p>
何必为了那些被剥削的黔首而破坏如今的大好局面?</p>
不值啊!</p>
嬴成蟜上前一步,沉声开口:“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p>
“而本君所求,便是河清海晏!”</p>
嬴成蟜的真实想法无法言说。</p>
但嬴成蟜表露出的想法却让隗状等苦读圣贤书的朝臣浑身发颤,昌允等追随吕不韦的朝臣双眼放光,庄仇等从最底层升入朝堂的朝臣眼眶泛红,就连李斯都内心火热、双手发颤。</p>
何为仁?</p>
此即为仁也!</p>
芈粒不明白,嬴成蟜为什么明明出身王室却如此在意那些泥腿子。</p>
芈粒无法理解的发问:“只是因此等小事,长安君便不吝于令我大秦内乱?!”</p>
“长安君当知,我大秦看似爪牙锋锐,但实则已疲敝不堪。”</p>
“一旦我大秦地方动乱、疲敝暴露,则敌国必动!”</p>
“长安君无惧燕、齐、赵盟而伐秦乎!”</p>
嬴成蟜疑惑的看向芈粒:“本君何惧?”</p>
昌允拢在袖中的双拳攥紧、颤抖,火热的双眼死死盯着嬴成蟜,恨不能替嬴成蟜说出下一句话:</p>
仁者无敌!</p>
芈粒怔然。</p>
嬴成蟜用暴力和掀桌子,把芈粒的所有话语全都堵了回去!</p>
芈粒只能将话题往回绕:“即便长安君之剑利,可长安君的剑却生不出贤才!”</p>
“若我大秦果真行此策,谁人来为我大秦管理地方?!”</p>
芈粒笃定的说:“即便现下有些许地方官吏在行蝇营狗苟之事。”</p>
“但无论是对于朝廷而言,还是对于黔首而言,有官吏代朝廷牧民总比没有官吏代朝廷牧民来的更好!”</p>
嬴政突然淡声开口:“今已有七千三百九十一人为分科举士而入咸阳。”</p>
“腊祭过后,科考便开。”</p>
“待科考过后,总能有数千贤才愿为我大秦所用。”</p>
嬴成蟜紧跟着开口:“大秦军校已有两期共三千余弟子。”</p>
“虽然这三千余弟子的课程尚未结束,但这三千余弟子却足以为地方官。”</p>
“本君去岁出征途中曾教十三万将士读书识字背秦律,而今其中四万余已通过法考,虽无大才却足以担任各地方小吏。”</p>
“从我大秦军校和本君军中走出来的弟子,连军法吏的监察都分毫不惧,更不会惧怕来自监御史的监察!”</p>
嬴政面带笑意,俯视着芈粒开口:“若各地方官吏因朝廷监察其为官之道便欲挂印而走。”</p>try{ggauto();} catch(ex){}
“那便让他们走!”</p>
嬴成蟜继续说道:“但在走之前,先查其账目,再定其罪责。”</p>
“待其于我大秦境内承过刑罚,这天下之大随他们去!”</p>
一番话落,嬴政心中一阵畅快。</p>
自嬴政登基以来……不!</p>
是大秦历代君王都会被同一个问题所困扰——缺人才!</p>
大秦始终求贤若渴,那是因为大秦真的渴!</p>
大秦不在意臣子的道德,也是因为大秦如果再卡道德关的话,那就更没人可用了!</p>
而今日,因大秦军校、分科举士和嬴成蟜在军中培养出的数万读书人,嬴政终于可以对着臣子说上一句:</p>
能干就干,不能干有的是人干!</p>
爽!!!</p>
听着嬴成蟜和嬴政这再不遮掩、此起彼伏的宣告,芈粒不敢置信的反问:“大王岂能有如此想法?”</p>
“长安君去岁在军中培养的那些将士虽然已读书识字又通过了法考。”</p>
“可他们哪有为官为吏的能力!”</p>
“至于大秦军校的弟子和分科而举之士,完全无法满足我大秦的需求啊!”</p>
如果嬴成蟜在军中培养的那些人真的有为官为吏的能力,当今大秦何至于依旧被官吏缺额所困?</p>
《新区暂行律》都没什么实施的必要了!</p>
但人才的成长绝非一两年可竟功之事。</p>
嬴成蟜培养的那些将士若想能堪大用,至少也需要数年学习,而后再经历数年磨练。</p>
即便是磨练过后,那四万余人中能诞生万余有能力为官为吏的人都已经足以烧高香了!</p>
嬴政淡声道:“人,总是需要历练和培养。”</p>
“而今大秦疲敝、暂无外战,正是培养人才之机。”</p>
“他们渴望机会,寡人也愿意给他们这個机会。”</p>
精不精是一回事。</p>
有没有是另一回事。</p>
在嬴成蟜这几年不间断的折腾下,嬴政已经有了和群臣掀桌子的底气!</p>
芈粒彻底无言,只能拱手悲呼:“拜请大王三思啊!”</p>
见芈粒哑火,昌允迈步出列,拱手一礼,温声道:“启禀大王,臣以为这监察之制虽然只需要新增两个官署。”</p>
“但这监察之制对于所有官吏而言却都是巨大的改革。”</p>
“而改革,或当缓行。”</p>
“就如新区暂行律先以颍川郡为验证一般。”</p>
“臣以为,可依长安君之谏设立监御史,先行验证。”</p>
“至于直属大王的监察官署?”</p>
“当根据验证结果,再行定夺。”</p>
昌允看似是在见芈粒败退之后选择妥协一步以换取一致。</p>
但事实上,芈粒辩的是地方与中央之争,昌允辩的却是君王与朝臣之争!</p>
朝臣知道嬴政手里的候者会监察他们。</p>
嬴政也知道朝臣知道候者会监察他们。</p>
但嬴政却不能拿候者调查出来的结果去治官吏的罪!</p>
因为候者没有监察官吏的权利,由候者调查出来的证据没有法律效力!</p>
嬴政每一次只凭候者调查出来的证据就去定官员的罪,都是对大秦律法的践踏!</p>
可若是嬴政准许了嬴成蟜的谏言,那日后候者获取的证据就有了法律效力,可以直接当成定罪的证据。</p>
这严重违背了吕不韦设想中的君臣关系,更大大超出了君王应有的权利极限!</p>
嬴成蟜毫不犹豫的驳斥道:“监御史监察地方,那又由谁来监察监御史?”</p>
“因其监察之能,监御史很可能会凌驾于地方官吏之上,甚至是篡夺地方官吏权柄!”</p>
芈粒呆呆的转头看向嬴成蟜。</p>
你说的全都是我的词儿啊!</p>
嬴成蟜继续说道:“故而本君以为,两个监察官署不应分先后,而是相辅相成,更是与《新区暂行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p>
“若无另一支监察队伍对监御史进行监察,本君以为良策也会变成恶策!”</p>
“芈太仆以为本君所言对否?”</p>
话落,嬴成蟜还满是善意的看向芈粒。</p>
芈粒:……</p>
昌允无奈之下,只能坦言道:“臣以为,君臣有别,当各司其职,如此,则国家安定。”</p>
“监察之职乃是臣子之职,大王不应抗在肩上!”</p>
嬴成蟜刚想说话,嬴政便已略略颔首:“昌爱卿所言,有理。”</p>
“寡人亦深信诸位爱卿能代寡人监察地方,还我大秦黔首以安定。”</p>
“传寡人令!”</p>
“于御史大夫署内设监御令、监御丞,领监御史以监察大秦百官!”</p>
“而后观监御史行事再做定夺!”</p>
昌允、李斯等所有朝臣都迫不及待的惊喜拱手:“大王圣明!”</p>
嬴成蟜:……</p>
又不给本君说话的机会!</p>
好气啊!</p>
这一次,嬴成蟜不等嬴政开口,率先拱手道:“臣弟举荐齐地大儒漆雕礼为我大秦监御令!”</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