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你赶紧给朕滚蛋!有种的你就将朕给烤了!
萧南的计算超能力惊叹众人一瞬后。
魏皇众人的目光,便又落在了桌案上的红薯之上。
方才萧南计算的已经非常清楚了,若是按照这株红薯秧的生长情况来看的话。
红薯亩产量超两千斤那是轻轻松松的。
魏皇看向秦羽,面带激动,兴奋道:“好女婿,你......你究竟是怎么知道这红薯亩产两千斤的?”
秦文耀,张子安几人,亦是惊叹的看着秦羽。
原本他们还有所怀疑。
毕竟亩产两千斤的粮食于他们而言,简直是不可思议。
从古至今,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还从来没听说过哪个国家出现过亩产两千斤的粮食。
听着魏皇的话。
秦羽淡淡道:“我当然知道了,这是那卖红薯的人亲口告诉我的。”
魏皇:“......”
秦文耀:“......”
张子安:“......”
+6:“......”
有道理,秦羽这话说的特别有道理,他们一时竟不知道如何反驳。
魏皇此时高兴的合不拢嘴,忙问道:“好女婿,那......那咱们这些红薯怎么进行种植啊?”
秦羽淡淡道:“等今晚回去我写一份《红薯种植手册》,陛下找人按照手册进行种植便可,用不了三年我大魏将不再为粮食而发愁。”
此话落地。
魏皇,秦文耀,张子安一众,皆是激动的浑身一颤。
不再为粮食而发愁。
这句话是多么的沉重又令人激动。
这是数千年以来,困扰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
现如今,竟是被秦羽就这么轻轻松松的给解决了,简直令人不可思。
魏皇面带激动,忙不迭的点头笑道:“不为粮食发愁好,不为粮食发愁好......”
“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朕......朕一定要重重的赏你.....”
魏皇十分激动,有点语无伦次。
秦羽淡淡道:“赏赐倒是不用,陛下要不咱们烤一个红薯拿拿味?”
“什么!?烤红薯!?”
魏皇怒吼出声,然后径直扑在了红薯之上,“你赶紧给朕滚蛋!有种的你就将朕给烤了,想烤朕的红薯,门都没有!!!”
秦羽:“......”
秦羽无语,魏皇这脸变的也有点忒快了。
随后,魏皇将蒙战给叫了过来,让羽林卫将红薯给护送走了。
这应该是红薯享受过的最高规格的待遇。
红薯被运走之后。
魏皇带着一众肱骨也离开了。
烤红薯的计划落空。
秦羽跟萧南也出了温室大棚,直奔偏殿听曲。
他们两人得抓紧时间多听两日,不然再过几日下河北州郡,他们就真的再也没有机会了。
......
三日后。
清晨,晴空万里。
秦羽,萧南和沈冰岚三人,带领锦衣卫自皇宫而出,向东城门而去。
火炉和火炕已在大魏北方各地推广。
几座无烟煤矿已经开始开采。
玻璃器销售火爆,温室大棚正在推广建设,官吏选拔制度改革,《摊丁入亩》新税赋制度颁布。
秦羽在临走之前已将一件件落实。
现如今,他和萧南终于可以踏踏实实下州郡,为大魏改革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了。
他们的后顾之忧,已被一一解决。
百变生顾清已在河北蛰伏一年。
锦衣卫也已暗中将河北摸查了一遍。
现如今秦羽对河北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
地方官吏整顿,新税赋制度《摊丁入亩》的推广,还有土地改革的推进。
只要将这几件事完成,大魏的发展将会更上一层楼。
今日秦羽奔赴河北。
魏皇早早的就将消息给放了出去。
金陵城和京州地界百姓得知此事,自发夹道欢送秦羽和萧南。
这一切都在魏皇的计划中。
他之所以在京州先行一步推行《摊丁入亩》,就是为了给秦羽和萧南再积攒一波声望,让诸州百姓也知道,秦羽和萧南是干好事儿去的。
魏皇的计划也并没有错,《摊丁入亩》税赋制度一经推行,便受到了京州地界百姓们的拥护。
那些地主在大势所趋和子女可参与科举的诱惑下,对朝廷配合的积极性,高涨了许多。
不过这仅仅是京州,毕竟京州乃天子脚下,官吏政治和《摊丁入亩》推行起来,相比于其他州郡,肯定要顺畅许多。
秦羽,萧南和沈冰岚带领锦衣卫,在街道穿行而过。
百姓们看着他们,尽皆面带激动,眼眸湿润,更甚是激动的跪伏一片。
“驸马爷和太子爷真是我们大魏的一片青天啊!土地改革将土地分给了我们百姓,《摊丁入亩》减轻了我们的徭役赋税,这......这真是千年难遇的驸马和太子啊!!”
“呜,呜,呜......驸马爷,太子殿下,您......您们就是我们百姓的守护神啊!你们想尽办法将土地分还给我们,想尽办法减轻我们百姓的徭役赋税,那......那真是绝代千古啊!!!”
“驸马爷,太子爷,你们一路顺风!你们一定可以带领我们大魏走向繁荣富强!草民给您们磕头了!!!”
“儿子,赶快给驸马爷和太子爷磕头,你一定要记住,驸马爷和太子爷的好,不然......不然爹都养不活你了,呜呜呜.......”
......
百姓们望着秦羽和萧南,纷纷磕头致谢,感激涕零。
土地改革,税赋改革,官吏整顿......
秦羽和萧南的提议,不单单是推进大魏政治的改革,更是救了大魏千万万受苦受难的百姓们。
大魏百姓们其实根本就没有任何高的要求,他们只要求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只要求不再被官吏和地主欺压,只要求能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饱饭。
秦羽和萧南,只是在为大魏百姓能吃上一口饱饭而奋斗,便得到了大魏百姓如此拥护。
大魏百姓们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中,可想而知。
所以百姓们对秦羽和萧南,那是发自真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