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独断大明 > 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学’

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学’

    京城有温体仁坐镇,手段凌厉有老道,即便放榜也是有惊无险。

    这会儿从尚书沈珣的班房出来,神情非常的轻松,双眼里都是得意。他能从沈珣的话感觉到,上面的大人们对他这次的表现很满意,升官已经不远。

    南直隶本来是波澜诡谲,方孔炤以一种‘递减’的办法,将这些士子们分拨的打发走,剩下的人尽管对一个都没有‘中第’异常愤怒,可已经掀不起大浪来,再稍用手段,这些士子们就被隔开,没办法聚众闹事。

    虽然这件事功劳不在钱谦益身上,可他会揽功,一道奏本上去,仿佛功劳都是他的。

    沈珣依着‘惯例’对钱谦益也是一通嘉奖,言语之间也透露出了要‘重用’的意思。

    于是,今科的两位主考官都满怀激动的在等着,等着朝廷的‘重用’。

    他们都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在这之前就已经被朱栩定下!

    经过十天左右的长途跋涉,朱栩等人终于到了福.建地界。

    朱栩是甩开大部队,急行军,先赶到这里的,大部队现在还在浙.江休整,迷惑一些人。

    现在几人所在是一处茶庄,这处茶庄是一座山,在山脚下有一座偌大的庄园。

    曹化淳望着这座茶山,笑着道“皇上,这座茶山本来是山右齐家的,后来被抄没,现在是挂在惠通商行下面。”

    朱栩背着手,看着这座茶山,微笑点头。

    现在茶叶基本上也属于垄断产业,大部分都操控在惠通商行手里,除了茶山,还有数万亩的茶田,遍布长江南北,规模大的吓人。

    “二陶先生就住在这里?”朱栩道。

    曹化淳道“是,不过现在只有石梁先生,其兄长几日前已经出去讲学了。”

    朱栩望着茶庄四周人影闪动,没有急着上去。

    这‘二陶’指的是会.稽两位大儒,这二人是兄弟,是王阳明的三传弟子,在江南,甚至整个大明都威望隆重。其中弟弟陶奭龄的名声更大,与刘宗周并驾齐驱,称‘陶刘’。两人曾经合建了一个证人书院,研究某些学问,可最终两人的学说日渐有矛盾,且不可调和,最终是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于是,两人四处讲学,宣传自己的理念,同时不时的反驳对方,弟子们也受影响,相互攻击。在明朝,也算是众所周知。

    刘宗周呢,是北上京城,宣传‘慎独’之说。陶奭龄则是南下,主讲‘听禅’,暂居在这里。

    朱栩背着手,心里若有所动。

    在这个时候,各种学说,学派林立,按理说应该是百家争鸣,去腐存清的好机会,偏偏这些大儒固执又蛮横,在学说上无法说服对方,就开始攻击人品,道德,最终甚至在朝堂党争中有所体现。

    比如高攀龙,赵南星等人与刘宗周走的就极近,在思想,学术中比较相合。陶奭龄等人是王阳明的传人,禅机很重,事事讲究‘因果’,倒是与楚党,昆党等相近。

    “刻不容缓……”

    朱栩望着这座茶山,自语道。

    曹化淳站在他身侧,看向那处庄园,默然无语。

    皇帝这次来是有目的的,那就是请这位石梁先生入京——编书!

    编一部堪比永乐大典的宏伟巨著,也是今后学子们的教材!

    历朝历代的皇帝对编书都异常热衷,是‘传世功德’,景正皇帝雄才大略,自然也不能少!

    朱栩倒是没有曹化淳想的这些心思,他是要‘破腐’,借着编书,对儒家以及其他经典重修编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一部书的重要性,自然要看作者,刘宗周朱栩在路上没抓到,这个陶奭龄也算德高望重,能有他署名,最好不过!

    “皇上,东西找到了。”曹变蛟从远处快步过来。

    朱栩笑了笑,道:“走,咱们去拜访石梁先生。”

    几人上前,朱栩也就带了几个禁卫,人并不多。

    还没有走到门口,一个中年人走出来,神色冷漠的道:“来客止步,石梁先生不见外人!”

    朱栩打量了一眼,估计是陶奭龄的门生,于是手里捧着一个玉盒,道:“学生来自宗传书院,今路过,不敢不来拜访,还请先生代禀。”

    中年人眉头一皱,神色不悦。

    这个时候的书院很多,名仕大儒林立,这宗传书院也是一个了不得的地方,是由周汝登创立,还有别名鹿山书院,海..门书院,在十多年前是天下读书人的向往之地。

    周汝登不仅学识渊博,德高望重,且在朝堂上也曾做到堂部,哪怕是刘宗周,陶奭龄见了,都要恭恭敬敬的行礼,叫一声‘海.门先生’。

    可这周汝登虽然崇敬‘阳明心学’,却不是这一派的,他师承罗汝芳,罗汝芳也是一时大儒,他反对王阳明的‘存天理,遏人欲’,在学术上对立。

    因此,鹿山学派在明朝的诸多学派中,时长被人讥讽,认为他们‘学而不精,蝇营治学’,不被一些人待见。

    显然,中年人就不待见宗传书院的人,打量了朱栩一眼,以及他的随从,冷哼一声道:“石梁先生不见你们,走吧!”

    说着就转身,不等朱栩在说话,嘭的一声关上了大门。

    朱栩看着紧闭着的大门,揉了揉僵硬的笑脸。

    他被吃闭门羹的的记录,在这里要加一次了。

    曹变蛟对这些文人迂腐作风很不喜欢,直接上前道:“公子,要不我带人冲进去!”

    曹化淳连忙阻止,道:“不可,皇……公子,石梁先生本就厌恶朝堂,不能再冲撞了。”

    朱栩看了曹化淳一眼,又转头看向关着的大门,皱眉不语。

    这个时候的大儒名士多了去,有的是愿意给他效力的,之所以来着这位石梁先生,除了他学识丰富,威望隆重,还有就是他的一个治学理念:‘五不问,五不答’曰,一不问朝政,二不问生计,三不问世间闲泛事,四不问他家是非长短,五不问生平亲知。

    这样的一个治学理念,若是用来给他编书,加上他‘近禅’的想法,‘破儒立新’是最适合不过!

    只是,现在他连门都进不去。

    曹化淳想了一会儿,道:“公子,我手里还有吕大人的帖子,不知道能否有用?”

    朱栩一怔,无所谓道“试试吧。”说完就不禁摸了摸下巴,朝堂上的这些大人们,好像大部分的主要工作是‘治学’,也就是读书,钻研学问,反而公职倒像是‘顺便而为’,随便拎出一个都是学问满腹,称得上‘大儒名士’。

    ‘还真是有趣……’朱栩心里暗道。

    他正胡思乱想,曹化淳拿出吕大器的拜帖,上前敲门,开门的不是那中年人,是一个普通门房,门房想了又想,还是接了进去,不过依旧关上门。

    吕大器刚刚从吏部侍郎调任兵部侍郎,怎么也算得上位高权重,就算‘学问’差了些,总应该能见到人。

    朱栩这样想着,那门房打开门,将吕大器的帖子又给递了回来。

    曹化淳眉头皱起,这位石梁先生着实有些过分了。

    曹化淳回来,神色也不太好看,道“皇上,这位石梁先生‘不问政事’,不若换其他人吧?”

    朱栩一只手托着下巴,眯着眼,然后招来曹变蛟,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曹变蛟立即‘是’一声,大步上前。

    门房显得有些不耐烦,要轰人,待曹变蛟说完,来不及关门,一躬身,快速向里面跑去。

    没多久,大门内,一个六十多岁的白发老者,脸角瘦削,神态硬朗,但目光很是冷漠,在一群人簇拥之下,出了门,向朱栩一群人走来。

    老者就是陶奭龄,他来到近前,佝偻着身体,冷眼打量着朱栩,俄尔如含怒气的道“你说的,皇上要召集天下名儒,勘正‘王学’,此话可为真?”

    ‘王学’也就是王阳明的‘阳明心学’,这‘阳明心学’在大明影响力巨大,现在的儒生,不管是否是名宿大儒,大部分都是王阳明的徒子徒孙,哪怕不是,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王阳明,是明朝的儒学集大成者,世称‘孔孟朱王’,可见他的成就!

    因此,任何人别说‘勘正’,哪怕是说三道四也会被吐沫星子淹死!

    如果是别人,哪怕是换个人做皇帝,都不敢对这个‘王学’,也就是‘阳明心学’指手画脚,可朱栩敢!

    ‘心学’是儒学发展的另一座高峰,想要对‘儒学’做些什么,就要先从‘心学’开刀。同样,动了‘心学’就是在对‘儒学’革新。

    朱栩单手负背,微笑道:“不错,在下是皇上的钦使,四处网罗天下大儒名士,待皇上回京,会在宫中设立专门的书馆,由这些大儒共同勘正,一旦完成,便可颁行天下,供我大明学子……”

    “荒唐!”

    不等朱栩说完,陶奭龄冷哼一声,大声道:“文成公学究天人,岂是凡夫俗子可以置喙!若是谁敢胡言乱语,休怪老夫一封信令他身败名裂,羞死于屋内!”

新书推荐: 大汉:从丝绸之路开始 这个up主是仙女 某霍格沃茨的防御课助教 穿越者大联盟 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 东京:我在山手线捡到问题少女 华娱从初恋这件小事开始 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我只是能灭世,又不是大魔头 从忍界开始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