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女奴们来说,她们当然希望有个奴隶出身的人走到高处,这样她们也许就能处境好一点了。
所以她们愿意解释这些事叫禾云知道。
“这小王后说起来,也是个很神奇的人了。”一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女奴解释:“她很早就跟了咱们大王的。说是十几岁就跟了大王。后来大王打仗的时候,与她和几个夫人失散了。后来她就流落在外。那时候就怀上了六王子。然后等六王子到了十三岁,才被找回来。”
“对呀,回来就册封了小王后。听说呀,这么多年小王后的位置就是给她留着的。”另一个女奴解释。
“真是艰难啊,居然找回来了。在哪里找回来的?这可是兵荒马乱的呀!”贺秋云一脸紧张。
“可不是么,好像是从沥城吧?”女奴们面面相觑,都点头:“是沥城。”
贺秋云心跳的很快,那是一种探知真相的激动!
沥城,沥城!
当年宁芝的父母兄长,不就是沥城出事的么?
她只是不知道六王子多大岁数了而已!
她平复了一下,又状似无意的问:“要说,小王后这样的样貌……居然被找回来,也是不易。”
“小王后还是幸运的,她呀住在一位老婆婆家里,住了十几年呢。那老婆婆早年丧女的,家里有钱,却没有孩子,就把小王后当女儿养着啦。后来找回来的时候,还带了回来的。后来就病死了。”
看来这件事,卞氏瞒着呢……
“那真是不容易啊。”不敢再打听,贺秋云笑着道。
她想不能着急,总会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的。
不管怎么样,只要能确定宁芝就是卞氏的女儿,她就无法翻身!
四日之后,凌都。
六王子狄述听完了探子的汇报,就皱眉:“属实?”
“回王子,属实。这禾云夫人,想来是有点来头的。您看这件事如何处置?”
“杀了她太过明显,你回去跟小王后说,要是她当众承认这件事,那么芝芝就会被处死。如果不想要了女儿的命,就不能承认。我答应过她的事会做到的,但是需要时间。”
狄述疲惫道。
“是。”探子,也是狄述心腹之一犹豫的问:“王子,咱们真的可以接回公主么?”
“你说呢?”狄述疲惫。
“我……我觉得不能。”探子是个实在人。
“是啊,所以不能叫母后乱说话。大王看在母后的面子上,这件事没传出去,要是母后自己说破了,大晋那帮人怎么会饶了芝芝?你回去之后死死盯着禾云。不许她乱传话。要是有往大晋传话的机会,就给我死死拦住。”狄述道。
“是,王子放心。”探子应了,起身走了。
狄述坐在椅子里想了很多。
他以前一直以为,大王不提这些事,是因为不想想起母后曾经二嫁过,还生了孩子。
可是后来他就清楚,不是这样。
大王也好,还是他的哥哥们也罢,其实都不在乎女人是不是二嫁,是不是生过孩子。
大王不提,是真的因为母后。
所以如今母后一心要他接了芝芝回去,甚至求了大王,大王也默认了。
甚至同意接回去就封个公主给芝芝。
要是单纯只是流落在外的女儿也就罢了,可是芝芝不是啊。
她是宁氏嫡女!
是……是宁将军唯一的女儿。她怎么肯?
就算她肯,他狄述怎么能呢?
母后曾经是大晋人,可是她不懂大晋人的荣耀和屈辱。
她只知道,叫女儿跟她走了,就是好的。
狄述恨自己太弱,想要做的事都还没能力做成。只是他也知道,大晋的那位宸王是不会犹豫的。
他是不是,可以与那位宸王合作呢?
想到这里,他自嘲的笑了。
他究竟是大晋生活了十几年的人,所思所想,终究不与塔族人一样啊……
西桦城。
经过几日的热烈讨论之后,最终裴珩决定先打了宋清明。
就等今年秋收之后。
只是如今对于谁来领兵,又有了异议。裴珩是准备自己带兵的,不过被众人劝阻了。
众人的意见是西桦城还在打仗,他坐镇在此是最好的。
而且一旦开战,很有可能沛城的巴格也不老实,要是这样的话,就还要沛城在这里才好。
最后便定了上官纪。
只是上官纪毕竟也没这么独立出征过,最后就是辽将军等几位左洲将领跟他一起去。
当然,来自孤笼镇的陈奉,陈克心以及一万孤笼镇的驻军也一起去。
如今皮山镇对敌的七万大军全部要去,甚至还有后续的两万,正在从别处调来。岭南王宫夺侧面协助。
事情已经定下,如今就也不急。
宋清明的人一直拿不下左洲,也是急的厉害。打仗就是消耗,几个月毫无建树,他们信心也很是受挫。
如今也是胶着不下。
左洲,宋清明毫无建树。而凌都的六王子给外面的印象也是一样,拿不下西桦城。
甚至打不了一场硬仗。
这么大半年下来,两头都消耗的不少。
渐渐的,宋清明就消耗不住了。
可是凌都不退兵,宋清明也不好退,这场战事真是打的消极的很。
一整个七月,左洲忙着调兵遣将,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
大战将来的气息。
而凌都对西桦城,还是这么不紧不慢,五天一次的打法。
不由的叫西桦城众人怀疑背后真的有什么阴谋。
不过不管怎么样,整个七月尽了的时候,陆陆续续各地开始秋收。
左洲大军集结完毕,与宋清明的人对决于皮山镇外石头谷。
厮杀三日两夜,宋清明的人惨败,战死八千多人,伤残无数。
狼狈退回了应州。
也是同时,左洲军由上官纪等人为首的大军同时攻入了应州。
胡将军战死,全将军当机立断,抛弃了应州,带着五万残军退回了并州固守。
也是因此一战,上官纪名扬天下。从石头谷击败了全胡两位将军将军到大军拿下了应州,总共用了六天,这六天还有一天半是赶路。
其实谁都知道,这是因为宋清明的大军忽然受挫,根本没法阻止起来固守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