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良提出“便民”的慨念,更直观的让大家知道,这个项目,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当然,他相出这个项目,灵感来自于后世烂大街的共享单车的简化版,目的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方便。
而且,非但如此,他还要打出“爱心公益,诚信美德”的招牌,作为这个创业项目的保护伞。。
赚钱的方式有很多,这种就比较温和,也很容易让人接受。
在现在大背景环境下,做公益类的创业项目更容易获得大部分人的支持,也很容易让使用者买单。
大学生的素质都比较前端,相信东南大学的所有学生不会连诚信都不讲,这是陈楚良仰仗推行便民单车的决心。
陈楚良已经算过了,在东南大学里面做便民单车业务,前期投入五十辆单车,分设5个站点,每个站点修建一个停车棚,共计5个车棚,每辆车以1~50作为编号分站点配装。
如果效果好,后续会继续投入。
如此一来,这种项目,肯定能带动东南大学成为全国各大高校关注的存在。不但学校要监督,甚至连学生们也不会允许谁破坏这种良好的风气,毕竟一个小时花费一元钱的便民自行车,便宜到姥姥家了好不好。
这样下去,哪怕是外面不良分子,想进学校来破坏,也会被学生们直接打死。
更关键是这种便民精神,非常适合一所大学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信,哪怕是校领导看到这种创业项目,都会立刻拍板同意,并且交代学校各级部门务必保驾护航。
再则,陈楚良还打算了。便民单车项目推出,每个月将会拿出百分之二十的营业额,资助学校的贫困学生,这样就彻彻底底把学校捆绑死了,学校方面肯定也会出台一系列公告帮助他们完成这个项目。
在爱心还存在的年代,相信更多人就愿意为便民单车买单。
陈楚良的建议就是如此。他算了下,整个学校五十辆车,一辆车一个小时一块钱,一天平均十块,一个月下来就是一万五千块钱。抛开拿出来捐助贫困学生和各种维修费用再减去一点,保守估计都有七八千纯利润。
这个项目是612集体同学投钱,准备帮刘志华的凝结出来的产物。
这种办法,比刘志华退学开出租要强无数倍,关键还比直接拿出二万五千块给他,帮助的方式更温和。
而且,陈楚良之所以要做这个便民单车项目,其实还有为自己以后代理《热血传奇》做宣传提前铺开一条路子。
他相信,东南大学的便民单车火了,肯定会带动周边大学,甚至全国的大学效仿此事,而作为便民单手的首创人,把这种理念推广到各大高校或者在像燕京市、明珠市,等大城市和政府合作推行全民便民单车,那时候只需要和自行车和厂家商量,像后世满大街公交车出租车打广告一样,喷上一层宣传油漆。
相信,这笔小投入,带来的宣传效果简直可以上天了。
不能忽视一个小小的便民单车,做好了,完全就是随处可见的移动广告条。比花几十万,几百万上某个新闻电视台,露脸十多秒强太多了。
……..
612寝室的人听得陈楚良描绘着便民单车的美好蓝图,一个个听的精神抖数,都恨不得立即上马这种项目。
按照陈楚良初步的计算,一台单车大批量采购,价格不会超过500元,他们一次性在东南大学里面投入50辆单车,不过才二万五千块。
但一个月下来,能净赚七八千?
而且,别忘记了,这是源源不断的收入。
也就是说,从便民单车投入东南大学开始,之后每一个月都能够得到七八千。
于是乎,大家全都同意,并且决定做陈楚良提出来的这个便民单车项目。
不说这是一本万利,但绝对稳赚不亏。抛开便民的新慨念不谈,单单只是随随便便说了个项目,就彻底解决了授人以渔的难题。
更关键的是,整个项目都是倡导方便出行、完全自助、讲究诚信做人,不需要派任何人现场看守,只需要在校内设立便民单车的停放点,大家取车钥匙骑车,回来还车钥匙付钱,刘志华每天下午只需要去各个自行车站点旁边安放的收钱箱取钱就行了,既不影响学习,也不费事儿。
“好主意啊老五,你说你脑袋怎么就那么灵光,你的便民单车计划,我看连学校都要支持。还别说,这个项目一旦批准,相信全校同学都会感激你。”
来自燕京的万丰,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燕京作为首都,都还没出现这种纯粹靠诚信做人为招牌的便民单车业务,此举简直是开天下先了。
而且,关键是,以后他和女朋友王小艾就不用压马路了,完全可以骑自行车啊。
就一句话,这个项目,真真的浪漫而有创意。
陈楚良笑道:“这种打着诚信招牌的便民单车,也只有在大学校园里,才能拉起这面大旗创业。推广到社会上难度就更大了,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甚至还要以防人为破坏,我一直认为,社会的发展是所有人都竖立起诚信,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尔虞我诈,我相信不管是学校,还是政府,都会认为这个项目意义重大。”
其余人纷纷点头。
的确,诚信做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
有了陈楚良的建议,大家就开始讨论接下来该怎么做。
首先,无论任何项目,想要在大学校园内实行,必须向学校后勤部门申请,既然是陈楚良提议的这个项目,策划书他直接承包了。
然后,就是购买自行车的问题。
陈楚良也说,这个问题他去解决。
至于场地选址,这要和学校商量之后,才能决定。
方案就这么拍定了,接下来就该发动612所有人和学校接洽,争取早点把便民单车的项目在东南大学里面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