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穿越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四十四章:科举革新前奏

第四十四章:科举革新前奏

    五月初三。</p>

    清晨,艳阳高升。</p>

    奉天门,早朝。</p>

    朱元璋象征性的听完众臣汇报,然后便用意味深长的眼神,从御陛下方右侧的朱棣、左侧的朱高煦脸上轻轻扫过。</p>

    父子俩顿时领会了朱元璋的意思。</p>

    朱棣踏出一步,行礼恭声道:“启奏父皇陛下,儿臣奉命理政期间,多赖众臣工相助,工部主事练安德高才广,兵部主事齐泰胸怀韬略,户部主事夏原吉处事干练,可委以重任。”</p>

    练安,字子宁,即练子宁,写得一手好文章与好字,算是标准的文人出身,此刻被朱棣点名夸奖,顿时出于本能的面露欢喜,但想到自个过去与朱棣并无私交,当下又心生疑惑,一时间面色变得有些复杂。</p>

    齐泰,原名德,出身低微,早年考取进士后,为官九年而无过错,遂得朱元璋赏识,为其赐名泰。</p>

    他就任兵部主事后不久,有一次被朱元璋突击考察时,竟能熟练地报出边疆诸将领的名字,而且随身携带着堪舆图册,自那以后更得朱元璋看重。</p>

    齐泰或许对自身实力有着强大的信心,当听到朱棣的夸赞之词后,并不像练安那般喜形于色,脸上毫无波澜,让人看不出一点情绪反应。</p>

    至于夏原吉,生来似乎就是一脸苦相,面对朱棣的夸赞,只是侧身抱拳,朝着朱棣遥遥拱手,算是礼节性的给了回应。</p>

    他早年丧父,遂力学养母,于洪武二十三年中举人,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省制诰,以诚笃干济为朱元璋所看重,后来调入户部任主事。</p>

    “你打算如何委以重任?”朱元璋轻声问道。</p>

    朱棣答道:“回父皇陛下,儿臣推举练安任工部左侍郎,齐泰为兵部左侍郎,夏原吉为户部右侍郎。”</p>

    “准了!”</p>

    不给众臣商议的机会,朱元璋直接干脆利落的决定道。</p>

    朱棣立即转身,面对群臣,背对着朱元璋,高呼道:“练安、齐泰、夏原吉,尔等还不叩谢圣恩?”</p>

    此时吏部尚书空置,且即便有吏部尚书,也难以左右朱元璋的决定。</p>

    于是,练安、齐泰、夏原吉应声出列,齐齐下拜,领旨谢恩。</p>

    “启奏皇爷爷陛下,原东宫侍讲黄湜(黄子澄),乃是有德之士,曾经以翰林学士领太常寺卿之时亦无过错,孙臣请求恢复其官职,让其继续为朝廷效力。”</p>

    待练、齐、夏三人领旨后,朱高煦站了出来,朗声说道。</p>

    朱元璋闻言,竟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询问众臣道:“诸位臣工可有意见?”</p>

    见众臣皆不言,朱元璋接着说道:“既如此,那便让黄湜(shi)继续任翰林学士,领太常寺卿之职。”</p>

    此话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了细微的吵杂声。</p>

    黄子澄是懿文太子朱标的侍讲出身,后来又担任过朱允炆的老师,两年前朱允炆病逝后,一直被闲置至今。</p>

    如今,朱高煦向朱元璋奏请恢复黄湜的官职被准许,这等于向众臣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原懿文太子系出身的官员,朱棣与朱高煦愿意接纳,以后可以继续做官。</p>

    “皇爷爷圣明!”朱高煦率先下拜高呼道。</p>

    众臣自然无异议,这可是一件好事,他们也紧随朱高煦之后,齐声高呼“吾皇圣明”。</p>

    片刻后。</p>

    朱元璋给了朱棣一个眼神,后者会意,再次高声道:“启奏父皇陛下,大明开国至今,天下太平已数十载,人口增加一倍有余,朝廷管理百姓所需之官吏亦与日俱增。”</p>

    “然人才培养及官员选拔之制仍有不足,去年科举舞弊案,至今仍时有人议论。故儿臣建议应对科举之制进行革新,以便能够稳定且持续为朝廷培育大量人才,择其中优者为官吏。”</p>try{ggauto();} catch(ex){}

    “众臣工以为如何?”朱元璋没有回答朱棣的提议,而是扫视殿中群臣问道。</p>

    目前吏部尚书空缺,户部尚书郁新便成了实际上的百官之首,他若不说话,其他人自然不好开口,而且此时礼部尚书郑沂与刑部尚书夏恕都望向了他。</p>

    朱棣所言“去年科举舞弊案”,在历史上被称为“南北榜案”。</p>

    去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为考试官,取录宋琮等五十一名,经三月廷试后,以陈为第一名,尹昌隆为第二名,刘仕谔为第三名,是为春榜。因所录五十一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p>

    仅在放榜之后的第六天,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跑到礼部衙门鸣冤告状,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p>

    而在南京街头上,更有数十名考生沿路喊冤,甚至拦住官员轿子上访告状。</p>

    消息传来,朝堂上下震动。</p>

    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命翰林儒臣、前科状元张信等及此科一甲三人,每人从落第举子的试卷之中选择十份“文理优长”的卷子复审。</p>

    四月底,调查出的结果让朱元璋瞠目结舌,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p>

    这一结果,再次引起各界哗然。</p>

    落榜的北方学子们无法接受此结果,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们更纷纷抨击,要求再次选派得力官员,对考卷进行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p>

    而就在这时,有人告状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p>

    朱元璋听后大怒,五月突然下诏,指斥本次科举的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白蹈信等人为“蓝玉余党”,尤其是抓住了刘三吾十多年前曾上书为胡惟庸鸣冤的旧账,认定刘三吾为“反贼”,结果涉案诸官员皆受到严惩,刘三吾被发配西北。</p>

    曾质疑刘三吾的张信更惨,因他被告发说曾得到刘三吾授意,落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p>

    其余诸人也被发配流放,后来“春榜”状元陈被株连处死,探花刘仕谔遭御史弹劾被杀,只有侍讲戴彝、榜眼尹昌隆二人免罪。此二人得免的原因,是他们在复核试卷后,开列出的中榜名单上有北方士子。</p>

    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钦点韩克忠为状元、王恕为榜眼,焦胜为探花,是为夏榜。因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p>

    想到去年株连众多官员的南北榜案,户部尚书郁新仍心有余悸,但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不说话。</p>

    但见郁新略做沉吟,出列行礼道:“启禀陛下,臣认为科举革新势在必行,但如何革新与完善,却需细致专研,先有章程,方好参谋或实施。”</p>

    礼部尚书郑沂出列,恭声道:“臣附议。”</p>

    由于兵部尚书空置,刑部尚书夏恕与工部尚书孙显也随之出列,齐声道:“臣附议。”</p>

    朱元璋面无表情,特地望了一眼右都御史严震与左都御史暴昭,似是随意的问道:“左、右都御史如何看?”</p>

    右都御史严震沉默无言。</p>

    暴昭见严震不吱声,遂出列恭声道:“禀陛下,臣以为燕王殿下所言有理,但科举革新干系重大,甚至决定了本朝文脉之延续,臣请陛下三思。”</p>

    言罢,他屈膝跪下,以头触地,恭敬的行了一个正式且隆重的跪礼。</p>

    众臣见暴昭出言委婉的反对,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朱元璋一怒之下给暴昭按一个“蓝玉余党”的帽子将其诛杀。</p>

    然后,朱元璋只是板着脸,冷冷的问道:“左都御史有何建议?”</p>

    PS:实在撑不住,已经快凌晨三点了,先更这一章修改好的,下一章要到今天晚上了。跪求票子!</p></div>

新书推荐: 大汉:从丝绸之路开始 这个up主是仙女 某霍格沃茨的防御课助教 穿越者大联盟 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 东京:我在山手线捡到问题少女 华娱从初恋这件小事开始 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我只是能灭世,又不是大魔头 从忍界开始变革